紫云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7年08月21日 0:0 978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一、总  则
    (一)目的及依据
    为了加强紫云自治县矿产资源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监督管理,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方针。依法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更好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全县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紫云的地区情况、矿产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依据《矿产资源法》和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市、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及《贵州省地、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落实《安顺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和《紫云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编制《紫云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规划》的编制是以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指导,认真贯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方针。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立足长远规划,从县情、矿情出发,实事求是,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省、市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引下,与县内相关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深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依法行政,促进矿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2、基本原则
    《规划》编制以下列主要原则为指导:
    下级矿产资源必须规划以上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做好与同级相关规划衔接的原则;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矿产需求和紫云自治县矿产资源特点及其勘查与开发利用实际的原则;
    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科学性与宏观调控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规划与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紫云自治县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矿产资源。
    (四)适用期限及基准年
    按照全省统一规定,《规划》适用期为2001—2010年,其中2001至2005年为重点规划期,展望到2015年。《规划》以2001年为基期,利用资料年限截止到2001年底。
    二、紫云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矿产资料的需求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自然地理特征
    紫云自治县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南倾的斜坡地带。东与长顺县、罗甸县相接,南与罗甸、望谟毗邻,西与镇宁接壤,北与西秀区相邻,介于东经105°55′01″~106°29′18″,北纬25°21′22″~26°02′27″之间。南北长76.1公里,东西宽57.6公里,面积2280平方公里;人口33.2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48万人,占总人口的55.55%。
    紫云自治县是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是长江、珠江的生态屏障和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境内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部低而平缓。海拔最高1681米,最低623米,平均1000~1450米。地貌以高原山地喀斯特丘陵地貌为主,属黔南中低山盆谷区,岩溶面积占51.4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5.3℃无霜期288天,年均降雨量1337.1毫米。
    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紫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1961复置紫云自治县,1966年成立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辖猫营镇、坝羊乡、板当镇、白石岩乡、松山镇、火花乡、四大寨乡、水塘镇、猴场镇、大营乡、宗地乡、达帮乡。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贫穷落后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国民经济连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4317万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6.15%,地方财政收入达2137.5万元,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收入达1064.4元,年均增长8%。教科文卫生事业诸多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尤其是初步建立起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正在向现代化的城镇迈进。
    紫云正在致力于把本县建成以电力、建材和旅游为支柱的优势产业;建成黄家湾水库坝后电站及穿硐电站,充分发挥旅游优势,积极开发以雄、奇、险、幽、犷、奥等自然美为特征的格凸河穿洞风光,努力把格凸河建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重点风景名胜区。
    这些使紫云自治县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了极好的机遇。展望未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2005年达39162万元,年均增长10%;2010年达42000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05年第三产业达9789万元,2010年11000万元。2005年县域总人口达35.84万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1、矿业与经济社会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是原材料基础工业。在我县的经济发展中,矿业(包括采选业及其冶炼加工业)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矿业矿产为原料的我县化工、建材,冶金等相关工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以上。矿业开发受交通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以砂石矿、及少量煤炭开发为主,具有前景的优势矿产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重晶石等开发受到限。随产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重晶石有望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紫云长期以来,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最近几年来,工业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特别是高能耗冶炼行业的逐步兴起,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偏高。经济总量小,人均GDP占有量低,已成为制约紫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与生态失衡,进一步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紫云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建材工业,“十五”期间完成县水泥厂、猫营水泥厂10万吨技改;完成饰面灰岩荒料生产线及板材生产线,使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米3荒料及10万米2板材;联合、重组砂石场和砖厂,加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城乡建设的需要;全县实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彻底遏制水土流失问题。
    2、需求预测
    根据《紫云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十五”计划期间,紫云自治县国内生产总值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发展,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民,紫云把发展建材工业放在重要地位。“积极发展以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为主的建材工业,完成10万吨水泥技改及3000米3的饰面石材生产线,建成以电力、建材、旅游为支柱的优势产业。
    这些因素,再加上高能耗冶炼行业的兴起,积大地促进了紫云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紫云自治县矿产资源的供需情产生极大影响。根据部署安排,进行了需求预测,测算预计主要矿产品产量与需求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重晶石依托红星发展集团发展,2000年消费量19万吨,预计2005年需求量50万吨,2010年需求量50万吨。水泥用石灰岩2000年产量10万吨,消费量10万吨,2005年产量20万吨,需求量18万吨,2010年产量22万吨,需求量20万吨。饰面灰岩2000年产量0.5万米3,消费量0.4万米3,2005年产量0.6万米3,需求量0.8万米3,2010年产量1万米3,需求量1.1万米3。
    3、可供性分析
    紫云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主要矿产煤炭资源受成煤条件的控制,可供性极差,不能保证经济发展所需。其资源储量总数6500万吨,后备资源储量不能满足我县长期发展的需要。饰面灰岩探明储量464万米3,随着城市改造的深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期饰面灰岩作为饰面建材、工艺玉石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其资源储量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据调查重晶石矿产红星发展集团在未来5—10年需求量约50至60万吨,整个安顺市累计探明储量2896.6万吨,占全省储量的10%,其中资源量1204.11万吨,基础储量1692.49万吨,其后备资源储量略显不足,而我县重晶石没有探明的储量,应加强重晶石的勘查,增加重晶石的后备资源储量;我县的水泥用石灰岩虽然没有探明储量,但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1.43%,水泥生产所需的石灰岩及其配料极为丰富,可保证长期开采(参加附表1、2)。其它矿产资源比较短缺,特别是我县冶炼业所需的硅石、猛、铁等矿产短缺,将从县外购进。因此,对于今后5—10年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主要矿产的需求除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外,是不能满足需求的(详见附表5)。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保护现状
    1、调查评价与勘查始于20世纪初期,经过长期的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评价与勘查,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已完成全县1:20万区域地质、矿产、水文地质调查和全县的化探扫面等。基本查明了全县主要矿产的产出分布及其规律特征,探明了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尤其是重要优势矿产饰面石灰岩、重晶石等勘查程度相对其它矿产较高,主要矿区地质勘查程度达到普查以上的3处,其中详查有猫营、翁刀湾饰面灰岩2处;普查猴场饰面灰岩1处。预查阶段的有坝羊井田、狗场煤矿、青山平桥煤矿、新寨煤矿、凉风洞煤矿、凉水沟煤矿、牛硐煤猛矿、宗地萤石矿、紫云水泥厂石灰岩矿区、洗鸭河重晶石等10处。全县探明储量的矿产,其控制深度多在500米左右。
    饰面灰岩作为紫云自治县的优势矿产,勘查程度高,除猫宫矿区有小规划开采外,其它均未开采。其它矿种基本没有探明的地质储量。
    通过广泛的调查评价与勘查,至今已发现矿产(含共 、伴生)14种以上,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20余处。饰面石灰岩、重晶石、萤石、煤、锰等矿产不同程度探明了储量(详见附表2),主要储量产地13处。探明储量全都属小型矿区(参见附表1、2)。其分布可分为:
    1、北部饰面灰岩、煤矿主产区,主要包括猫营、坝羊、板当,这一地区探明的饰面灰岩资源储量464万米3,其中上表储量464万米3,煤炭只有预估资源量6300万吨。这一地区有顺成大理石厂、狗场煤矿、凉风洞煤矿、青山平桥煤矿等矿山;锰矿资源量13.49万吨。此外除砂石矿、水泥用石灰岩外,到目前为止未发现其它矿产。饰面灰岩是这一地区主要的饰面建材、工艺玉石的重要产地。
    2、南部饰面灰岩、重晶石、萤石主产区,主要包括猴场、宗地、水塘、达帮、大营、四大寨等,这一地区探明资源量饰面灰岩45万米3,其中上表45万米3。重晶石处于找矿阶段410万吨,萤石资源量1.8万吨。有铅、锌、汞等矿化点的分布。饰面灰岩、重晶石是这一地区的重要矿产。
    经勘查与调查表明,紫云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矿产资源品种较少,优势矿产以饰面灰岩为主,除石灰岩、建筑用砂矿等矿产外,其它几乎没有可供工业开采的矿种。
    (2)矿产分布相对较集中,煤矿主要分布在北部,但受沉积环境的影响,煤质较差,煤层较溥,开采开发受到一定的限制。南部有饰面灰岩、重晶石、萤石、铅锌、汞矿、锑、铜矿的矿化点,主要分布在紫云~垭都断裂带内。
    2、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紫云自治县矿产开发起步较晚。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矿产开发的进一步兴起,乡镇及其它所有制的矿山企业蓬勃发展,遍布全县各地。2001年末统计,全县已有9种矿产已被开采开发,但没有一种矿产建立了规模型的正规矿山。全县已探明的矿产只有饰面灰岩,基本未被开发。全县共有矿山60个,均为非公有制矿山。以砂石开采最多,其次为煤矿,正在开采的煤矿6个,砂矿47个左右,余为其矿山。优势矿产饰面煤矿山只有1个,水泥用石灰岩1个。从业人员共1300人左右,年开采煤炭3.5万吨,总产值350万元;饰面灰岩0.8万元米3,产值24万元3;水泥用石灰岩0.6万米3,产值9万元;重晶石2万吨,产值200万元;砂石矿67万米3,产值914万元(见附表3、4)。
    矿产开发中注重了资源和和环境的保护。通过矿业秩序和矿管秩序的不断治理整顿,基本实现了开采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贯彻了煤炭的关井压产,有效地制止了不合理的开采和资源破坏浪费;加强了资源利用率的管理,1997年起在部份矿山企业中开展了“三率”指标的制定与考核,全县大多数矿山都有所提高;重视了矿山“三废”的达标排放,煤渣、煤矸石、尾矿及废水开始得到利用,部份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治理恢复。
    3、勘查开发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勘查工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地勘体制的改革,国家不再投入勘查经费,商业性勘查尚处在起步阶段,造成找矿勘查滞后。由于投入不够,一些有发展前景的矿产资源如重晶石、萤石、汞矿等难以实施勘查工作,影响全县资源的全面查清。
    ——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偏低。大多数矿山生产设备、采掘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经营粗放,竞争无序。集约化合理利用资源尤为不足,较多矿产的采选冶“三率”指标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不足;矿产开发,以原矿产品为主,深度开发不够,尤其是优势矿产饰面灰岩的工艺玉石类的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制约了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该矿业发展成为紫云支柱产业的进程。
    ——矿产资源保护力度不够。由于矿政管理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规划滞后,执法力度不足,导致重开发、轻保护,重近期,轻长远,采富弃贫,采浅弃深,乱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行为尚未得到遏制,浪费资源状况仍有存在。
    ——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较为严重。开发中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的现象在较多矿山企业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恢复治理尤显不足。煤矿和水泥用石灰岩开采加工在局部地区造成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砂石矿的开采破坏了植被和自然景观,毁坏了一些耕地。采矿诱发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生产中的安全事故严重。
    三、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1、总体目标
    紫云自治县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与保护工作的规划目标是:立足本县的矿产资源,充分利用县内外矿产资源市场,基本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主要矿产的需要,为实现2010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作好资源准备。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矿产资源实现资产化管理,逐步实现矿业权市场化、法制化和规划化。逐步把我县发展成为重要的饰面建材、工艺玉石生产供应基地。同时,积极落实市级规划中关于我县煤炭、饰面灰岩、重晶石、铅锌等矿产的调查与勘查,使矿产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2、遵循原则
    为实现规划目标,必须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遵循以下原则:
    ——开发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强化资源保护,节约使用资源。综合使用勘查,综合评价,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提高共、伴矿产的利用率。
    ——加强规划和政策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政策指引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调控资源利用总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在加强县内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面向国际和省内外,不断加强我县矿业在矿产品市场及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保障安全、稳定、可靠的国外与省外及县内外的矿产供应来源。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矿产开发利用,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综合效益,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矿产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按照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分工合作,协调发展。优先安排我县优势矿产(煤及重晶石)为重点的矿产勘查、开发与利用力度,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2005年规划目标
    完成新矿山2家,其中半冲煤矿1家、宗地建筑用砂矿1家;完成改扩建矿2家,其中狗场矿1家,紫云水泥用石灰岩1家。
    (三)2010年规划目标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落实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关于在县域内的调查与勘查。
    ——矿产开发利用目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力争做到与经济发展增长需求相适应。开发利用力争做到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调整结构、优化配置、规模生产。促进饰面灰岩作为饰面建材、工艺玉石的加工,依靠先进技术,把饰面灰岩发展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力争完成新建矿山19个,全部为建用砂矿,改扩建矿山8个,全部为煤矿,新增能力130万吨,其中煤炭30万吨。
    ——主要矿产品量及矿业产值目标:固体矿产开采矿石总量达到200万吨。主要矿产品饰面灰岩3万吨,煤炭54吨,水泥用石灰岩20吨。矿业(包括采选业及其冶炼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其中采矿业达到800万元,冶加工业700万元。
    ——矿业结构与矿产品结构调整目标:矿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得到调整、优化。开采规模结构进一步合理,规模小、矿山过多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特别是煤和矿山要合理布局和规模生产。全县矿山数总数控制在100个以内,其中矿山数控制在10个左右,饰面灰岩控制在6个以内,建筑砂石场及其它矿产矿山数控制在84个以内。重点加大以优势矿产为主的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的开发规模及冶炼加工力度。矿产品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单一品向多品种、初级产品向优质最终产品转变。延长产业加工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深加工、精加工矿产品,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矿产品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有效利用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初步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采。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资源利用率有较明显提高,骨干矿山的“三率”指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破坏开采基本消除,乱采滥挖最大限度减少。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基本适应。加大推广先进的采选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进一步开展矿山生态环境调查,提出保护治理规划。矿山环境监督管理落实到位,矿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控制。要求在格八水库、麦岗水库、三岔沟水等重要河流沿岸、水库边、饮水水源点附近,矿山企业尾矿及废石弃置必须按水土保持规划处理;S209、S309省道及重要旅游线路两侧一定距离或可视范围内禁止新办采矿点。逐步淘汰关闭现有采矿点。在格凸河等主要风景旅游实行限采、停采、移地开采,并逐步停止采矿活动。规划开发区和和其他限采区内需要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含地质遗迹)、景点、景观等周围的一定范围内,禁止新办采矿点,现有采矿点要调整开采方向并逐步禁采。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时,发现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罕见地质现象以及文化古迹,应当加以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重要矿山的“三废”排放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选择部分矿山进行恢复治理、闭坑后的复垦,还绿率达到30%,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初步改善。开发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
    (四)2010年头远景目标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对内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加大,从县情、矿情和发展需要出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全面实现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矿业权市场全面建立,矿产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实现科学有序开发。采选的综合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比“十五”期间有明显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优势矿种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主要矿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加,可供性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山环境污染普遍得到治理、复垦,还绿率达到50%以上,矿山生态环境全面好转。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同制的要求,从紫云成矿地质条件和资源前景出发,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实行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投资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矿产资源勘查的新局面。
    (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为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部署,配合省级规划总体纲要的具体要求,做好紫云自治县内矿产资源大调查项目的落实、衔接与完成。积极争取资源补偿费中的勘查资金的支持,开展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如紫云—垭都断裂控矿及黔南凹陷与黔西山字型构造带的有关矿产。进行重点矿山、城镇建设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主要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进一步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争取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县内项目的实施。
    (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为保证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鼓励并积极引导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加强对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支持、引导,促进矿产勘查的市场化,理顺矿业权之间的经济关系,改善投资环境,实行有偿勘查,鼓励利用多渠道社会资金进行矿产勘查工作,探明可供矿山开采设计所需的资源储量。
    鼓励对具有成矿条件好,勘查程度低的地区的勘查与开发。积极落实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县域内勘查项目,鼓励对紫云—垭都断裂控矿带的铅锌、锑、金等有色金属矿产的勘查;鼓励对黔南凹陷内的锰、铝土、富硫铁矿产等的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外围及深部开展勘查工作,增加可供开采的后备资源储量,解决资源接替问题;鼓励对硅石、矿泉水、萤石、汞等矿产的勘查。
    禁止在本级以上《规划》的矿产禁采区范围进行商业性勘查;禁止在相同地区对同一矿种进行低于同等工作程度的商业性重复勘查。
    (三)规划矿种及重点地区
    1、公益性调查评价(详见附表6)
    ——落实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关于西南部重晶石、
    铅锌矿产资源的调查及鸡场、杨武饰面灰岩的调查在县域内的项目。
    ——全县矿泉水调查评价;
    ——全县岩溶石山区地下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2、商业性勘查(详见附表7)
    鼓励县(市)、矿山企业筹资以及引进县外资金等多渠道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十五”期间鼓励进行的商业性勘查主要有:
    ——落实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关于坝羊井田、伍家寨铅锌矿、高寨—羊寨铅锌矿及洗鸭河重晶石勘查在县域内的项目。
    ——为满足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需要,开展对建筑用砂矿的勘查。
    ——规划开展对各种非金属矿产的勘查。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根据国家、省和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矿产的需要,满足把贵州建成重要原材料基地之需,落实全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开发黔西南以金、重晶石为主的规划开发区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开发南部以重晶石、建材为主的规划开发区的布置,针对我县矿产资源产出的特点和已开发形成的格局,结合地域特点,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潜力和经济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前提下,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采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进行。即择优突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密切相关,即具有资源优势又有经济优势的矿产为规划重点,兼顾相关矿产。重点突出以建材为主的饰面灰岩、水泥原料,以能源为主的煤矿,以钡盐为主的重晶石等。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控
    按照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鼓励开采国内、省内或县内短缺、市场需求量大又具资源优势的矿产。限制开采供大于求、经济效益、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矿种;对国家限量的优势矿产实行限采保值。
    加强煤炭及饰面灰岩的开发利用力度,调控县内煤炭产量,“十五”期末,原煤总量控制在54万吨以内。限制富硫、富灰煤的开采。
    鼓励以猫营、猴场为重点的饰面灰岩的开采,增加产量;鼓励对坝羊、板当煤炭资源的开采及牛硐猛矿的选冶利用。
    鼓励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砂矿、硅石、矿泉水的开采,限制锑、汞、萤石的开采量,其中重晶石的年产量控制在50万吨以内,控制新建矿山。禁止砖瓦用粘土的开采。对我县因成矿地质条件限制,短缺而需要的富铁、富锰硅石等多种矿产,适当从区外、省外购进解决。
    (二)开发与保护规划布局
    对矿产资源开采实行规划分区是保护矿产资源得到合理、有序、有效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我县矿产资源分布特点、赋存规律和经济发展已形成的格局及需要,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总要求,并物质划定规划区的基本原则,法律、法规准入原则,与相关规划相衔接原则,矿产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原则,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遵循资源分布规律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对我县主要矿产开发及保护,予以合理规划布局。
    1、主要矿产开发规划分区
    根据矿产资源分布和现有开采形成的格局,以优势矿产资源为重点,结合区域经济与矿业发展的布局,将全县主要矿产的开发划分为二个规划区,12个开发分区。
    一是北部以饰面灰岩、煤为重点的规划开发区:主要包括猫营、坝羊、板
    当、松山镇北部以饰面灰岩为重点的开发,兼顾水泥原料、猛矿、铁矿的开发。
    二是南部以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重晶石为重点的开发区:主要包括猴场镇、大营、宗地、达帮、水塘、四大寨、火花、白石岩、松山、板当南部以饰面石灰岩、水泥用石灰岩、重晶石等非金属建材为主的规划开发区,兼顾铅锌、汞、锑、铜等金属矿产的开发。
    上述二个规划开发区中,每个规划区又细分多个开发分区和拟开发区,详细见(附表8和开发利用规划图)。
    2、重点鼓励、限制、禁止和允许开采区、开发后备区的划分
    为了促进矿业开发的合理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按照省厅提出的划分原则和省、市级《规划》的规划,结合紫云实际,分别对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划分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和允许开采区(详见附表8和开发利用规划图)。
    (1)鼓励开采区:区内已探明矿产资源的矿区,或地质工程度虽不高,但有足够的资源远景,且相对集中,可靠程度高,矿产品有市场需求,有效稳定的流向渠道和所依托的后续加工产业;易于形成规模化经营,有利于促使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和开发环境。通过开发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矿活动不会造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者,划为鼓励开采区。重点有:
    饰面灰岩:以猫营、猴场饰面建材、工艺玉石为重点的规划及拟规划开发区。
    水泥用灰岩:以猫营、松山、猴场为重点的规划及拟规划开区。
    重晶石:以洗鸭河为重点规划开发区。
    铅锌矿:以高寨、羊寨、伍家寨为重点的拟在“十五”期间规划开工的矿区的范围。
    (2)限制开采区。凡具下列情况之一者,划为限采区。虽有可靠的资源基础和市场需求,但开发技术条件不成熟或经济效益差;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制约,开采规模受到严格限制,或被列为战略资源储备的矿种;国家确定为保护性开采的矿种或地区;资源有限、质量差、矿产品需求开采可以通过县外,省外或国外市场解决的;具有地方特色但资源有限,需要保护的太种或地区;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有影响,但通过采取措施可达到要求的。主要有:
    能源矿产:以坝羊井田为重点及其未开发利用的煤矿产地,列为限制开发区。
    限制全县硫铁矿开采以猫营、板当、坝羊、白石岩铁矿为重点限制开采区
    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
    (3)禁止开采区:凡具下列情况之一者,列为禁止开采区。
    格凸河等确定为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风景旅游区可视范围内,市级和县级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风景旅游区一定范围内、重点地质遗迹保护区、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及其周围的一定范围内,都属禁采区。
    紫云自治县S209、S309省道及重要旅游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县城重要古镇一定范围内,格八水库、麦岗水库、三岔沟水库等重要水库、水源地岸边、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设施及其周围,法律、法规确定的一定范围内,都属禁采区。
    桥梁墩、台上下游河道一定范围内,都属禁采区。
    城市区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都属禁采区。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有利地段属禁区。
    军事禁区和其它按有关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地区。禁止在上述区域开采任何矿产资源。
    禁采区不再增加新采点,已有矿山分期分批进行搬迁或关闭。
    禁止在按相关技术要求,对矿区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时划出的禁采区中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矿、取土。
    (4)允许开采区。除关述划定的鼓励、限制、禁止开采区以外的其它地区为允许开采区。在允许开采区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划》的要求,新建矿山必须符合设立的准入条件与矿山最低开采规模等各项条件。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地段属允许开采区。
    (5)开发后备区:列为开发后备区。开发后备区内在未探明资源量,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近期规划拟勘查的矿区列为开发后备区。开发后备区内在未探明储量之前禁止开采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之后按矿床规模大小、储量多少及开采技术条件设置相应的矿山开采规模。开发后备区勘查结束后,若区内有可靠的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储量,则自动变为相应的开发分区。主要有:
    煤炭:坝羊煤矿勘查区。
    金属矿:紫云高寨铅锌矿勘查区、羊寨铅锌矿勘查区、伍家寨铅锌矿勘查区金矿区。
    非金属矿:洗鸭河重晶石矿勘查区。
    3、矿产资源保护区(见附表9及图3)
    按照“对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和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依法实行有计划的开采,并实行特殊的保护措施”之规定,并根据“对当前尚不能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大型、低品位贫矿或难选冶矿床,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不得进行破坏性开采”的要求,结合紫云县实际,确定全县煤矿区内部未颁证的矿段列为保护区,在其范围内不能设置与矿床储量规模不相适应的采矿权。主要有:
    全县低品位硫铁矿、摆巷汞矿、新寨汞矿、达帮锑矿、岜板铜矿化点及其它尚不能经济地开发利用大型、低品位贫矿或难选冶矿床及重要矿产的矿化点为重点保护区。
    为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凡建设铁路、重要公路、水库、电站、输电线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建设单位必须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并做出是否压覆矿产的论证,未经论证批准的,不准建设。
    (三)开发昨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矿业产业结构调整应以产品升级优化为方向,走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矿产品附加值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
    1、规模结构的调整
    加强矿山规模结构调整,改变紫云矿山规模小,数量多,开采总量低,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根据我县矿床规模的特点,适当发展规模型矿山企业,开采矿山规模必须与矿区(井田)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关闭、淘汰国家规定的各类生产落后或污染严重、效益差、规模小的矿山及共选冶加工的小企业。严格禁止土法选冶金矿、汞、铅锌、炼焦、炼硫等污染环境矿山企业。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新建、改扩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和农村自用煤含硫量大于5%的煤矿。对于规模小的矿山,提倡重组合并,增大规模,提高生产与竞争能力。
    “十五”期末紫云矿山数总数控制在100个左右。现有煤矿年产量在3万吨以下逐步关闭。对于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等重要优势矿产必须规模化开采,由于我县属于缺煤地区,煤炭生产主要为农村自有煤,根据《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安顺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关于农村自用煤生产规模可根据煤炭资源储量适当降低的要求,煤炭生产规模≥6万吨;水泥>万吨;建材饰面灰岩≥1万米3;工艺玉石饰面灰岩≥0.5万米3。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在省道、县道等重要公路、县城周围允许范围内,建筑用砂矿≥3万米3,砖瓦用页岩最低开采规模适当设置。其它矿产可根据资源储量来定。对于重要优势矿产的开发鼓励实施集团发展战略,形成统一规划,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实施集约化开采利用矿石,将矿山采选与冶炼、粗加工、深加工结成产业链,使矿产开发及其加工产品最大值增效。
    合理确定矿山最小生产规模,是关系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规模化目标的实现,也是关系到矿山企业盈亏点平衡,根据资源状况,遵循总量控制、集约化、规模化、开发的原则,确定我县主要矿产新建矿山的最小规模。对现有小矿山通过调整、改造分期分打逐步提高开采规模(详见附表14)
    2、采选冶结构调整
    调整不合理的采选冶结构,逐步实现采矿与选矿、冶炼的协调发展,改变以原矿、初级矿产品销售为主,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总的调整方向是:加大优势矿产的采矿,增加煤与金属矿产的选矿能力,调整相关矿产的冶炼规模,充分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品的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发展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努力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单一产品向多品种,初级产品向优质高精产品的转移,减少原矿外销。
    加强饰物面灰岩、水泥原料、建筑用砂石为重点矿产的采矿力度;限制锑、汞、重晶石的采矿;禁止生产砖瓦以粘土为原料。增大高耗能硅系列铁合金的冶炼能力,淘汰普通立窑生产水泥等一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冶炼加工企业。
    充分依靠科技和体制创新,鼓励发展高科技含量与高附加值的矿产品,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以优势矿产及其加工产品为龙头,开发系列产品,形成并提高以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等建材为重点的我县优势矿种——矿山企业——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饰面灰岩要发展以饰面建材为主、工艺玉石为精加工的路子;引进新技术加快水泥、砂石、砖瓦、石村等传统产品技术结构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鼓励企业投资选矿,充分利用我县低品位硫铁矿、部分铜矿、萤石;注意锌选矿中硫的回收,提高锌矿(贫矿多)的回采率、回收率,降低贫化率,基本实现无尾矿生产。
    3、开发利用矿种与生产布局结构调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调整开发利用矿种结构,改变开发不分主次,发挥优势矿产不足的现状。改变饰面灰岩开发力度不够的现状,积极开发我县饰面灰岩矿产。
    利用红星化工集团是我国、亚洲最大的碳酸钡生产厂家,产品畅销世界较多国家,其对重晶石有较大需求的优势,非金属的一发以洗鸭河重晶石为主进行开发,兼顾萤石、铅锌的开发。
    从我县的县情、矿情出发,根据县“十五”计划纲要和相关行业规划,结合矿产资源分布,已建和拟建矿山的实际,为实现全县矿山开发的合理布局和矿山可持续发展,从市场需求和内外部建设条件出发,按照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发挥优势、集约开发的原则,进行生产布局调整,建立相应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非金属矿产的生产布局,要以具有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的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重晶石矿产为重点,并以猫营、猴场饰面灰岩为依托,建立我县重要的饰面建材、工艺玉石加工生产基地。为适应建材工业的发展,建立以猫营、松山镇为重点的水泥原料生产基地。
    (四)矿产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资源开发的总方针。开源节流,合理有效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减少浪费,降低储量消耗,提高综合利用率和采选冶回收率,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路子,保证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
    1、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鼓励并监督采选冶企业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综合利用率与开发效益,增强共、伴生矿产的有效回收利用。在矿山企业开发方案中,必须包括对共、伴生矿产综合开发利用的内容及其采取的措施。
    鼓励开展矿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扶持对低品位、难选冶矿石的开发和尾矿、冶炼矿渣的综合利用。鼓励采选冶企业开展对“三废” 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鼓励对废旧金属及其它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如煤渣制砖,推广煤矸石、洗煤泥、粉煤灰、夹石、尾矿砂的回收利用等。发展矿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技术,新材料技术,降耗节能技术与工艺,降低资源消耗水平。
    2、提高采选冶回收率
    依告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解决采选冶的技术难关,积极引进先进的采选冶方法和工艺,提高回收率,充分利用资源。根据我县实际,鼓励对锰和铅锌矿的选冶技术的研究。
    采用经济政策,鼓励、引导矿山企业提高采选冶回收率。对重点开采的优势力矿产,通过采矿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强管理,采取措施,使其采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近期规划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或提高1-2个百分点,远期提高3-5年个百分点。其中主要矿产大中型及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小型矿山的采矿回收率,规划提高到:煤矿采区80-85%;全井力争达到70%以上;锌、梯矿坑采75%;重晶石露采95%;饰面灰岩、水泥用石灰岩熔剂石灰岩、硅石露采95%以上。
    (五)新建矿山企业的准处条件
    新建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命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必须符合以下准入条件。
    申请新建矿山的规模及开采矿种,必须符合《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紫云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开采规模要与矿区的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设备、人才及技术;有符合规定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与矿山建设、工发同步实放的计划;有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有作为开办矿山建设、开发同步实施的计划;有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有作为开办矿山依据的又红又专审查评估的资源储量报告资料;其这法律、法规确定的准入条件。
    对新建矿山企业 的必须严格审查资质条件。禁止不个备资质条件者进入规划区和适于建设大中型矿山的矿区开采矿产资源。
 

来源: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