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林:为全球锂业新发展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2024年11月25日 10:1 13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为全球锂业新发展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摘自在2024年中国国际锂业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全球锂业新发展的中国贡献

锂被誉为“白色石油”,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更是驱动经济绿色转型、激发技术创新浪潮的重要动力。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指出,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近年来,中国锂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国家“双碳”目标机遇,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最具产业规模、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打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锂产业,深度影响全球新能源产业。一是锂的生产规模迅速增长。2023年,中国锂盐产量81.5万吨,较10年前增长了12倍以上,产量的全球占比约为70%。二是锂的消费规模不断壮大。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带动了锂电池及锂材料的市场需求,锂的消费规模全球占比从2014年的40.5%增长至2023年的79.5%。三是锂相关产品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加。2023年,中国进口锂辉石精矿401万吨,约占全球锂辉石精矿产量的90%,碳酸锂净进口14.9万吨、氢氧化锂净出口12.6万吨;作为出口“新三样”代表,锂电池出口规模逐年增长,2023年累计出口超过150GWh,同比增长60%以上。

打造了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集群发展的转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建成涵盖锂资源开发、锂冶炼、材料制备、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废旧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同时还建成了与锂产业配套齐全的勘探、设计、科研、设备制造、环保等完整的产业体系。值得指出的是,通过加快从产业链向产业集群转变,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呈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提升了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和产业链韧性。比如,四川、江西、青海、广东等地围绕锂盐生产、材料制备、电池制造等重点,布局形成特色鲜明的锂电产业园、新能源材料制造业集群。又如,四川彭山锂电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超过110家,2023年,总产值达170亿元,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引进的动力电池项目超过120个,总投资超过2700亿元。

打造了全球领先的提锂工艺技术,实现生产与环保双效益。我国锂冶炼工艺路线齐全,已经针对不同矿种开发了不同提锂的先进技术。首创矿石提锂工艺,解决了锂辉石提锂单线产能低等产业化难题,大幅提升了提锂效率。攻克了第三代硫酸盐焙烧法提锂工艺,实现了江西锂云母稳定大规模开发利用;盐湖提锂解决了高镁锂比、低品位盐湖卤水提锂的难题,开发出吸附-膜法、溶剂萃取法等适用工艺,并且持续取得技术革新新突破,新一代的锂辉石提锂技术工艺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更稳定并保持国际领先,且生产过程中能源和硫酸、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等辅材消耗减少。

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锂电池回收体系,循环利用蓬勃发展。大规模装机的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2023年,我国共产生退役动力电池16.8万吨,同比增长78.3%。国家政府部门陆续出台电池溯源管理、回收试点以及行业规范发展等政策,推动了电池回收行业快速发展。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加快电池回收产业布局,积极构建从废旧电池收集、拆解、资源化利用到再生产的闭环产业链,基本建成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电池回收企业积极研发高效安全的拆解技术和再生工艺,以提高锂、钴、镍、锰等关键金属材料的回收率,并降低回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锂产业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中国锂产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资源端存在锂资源自主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生产端存在锂渣大规模绿色处置的问题、在市场端存在锂价波动过大的问题,亟须行业协力破解。为推动我国锂产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升锂资源自主保障能力。锂资源供应的安全与稳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要与需求驱动相适应,积极有序开发国内锂资源,不断提升原料自主供应保障能力。一要加大优势锂项目的开采速度。锂资源品位高、易开采的地区要抓住当前难得的市场机遇,通过积极帮助解决水、电、气等生产要素约束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在采矿权证、环评、能评等方面的合规问题,为提升我国锂资源自主保障能力作出新贡献。二要加大难度锂项目的开采力度。有的要解决低品位矿的有效开采问题,有的要解决高海拔地区尾矿库的问题。比如,某锂辉石项目位于3500米的高海拔地区,作业面积有限,全年有效工作时间较短,且尾矿库指标不足,项目进展缓慢。三是加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力度。要聚焦西藏、新疆、四川、陕西、江西等地的重点锂成矿带,开展勘查工作,主攻花岗岩-伟晶岩型锂矿,兼顾盐湖卤水型和沉积黏土型锂矿。

第二,进一步提升锂业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原材料端的锂企业在加强自律行为建设的同时,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强与锂电产业链下游的合作,共建健康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一是吸取人为因素导致价格波动带来的教训。2010年后,锂行业经历了两轮较大的价格波动周期,第一轮波动是在2015年—2019年,碳酸锂价格经历了从4.2万元/吨低点涨到18万元/吨的高点,再到2019年底的4.8万元/吨,其间,碳酸锂价格峰值是最低点的4倍多;第二轮波动是2020年至今,2022年11月份价格最高涨至60万元/吨,后震荡回落至目前的7万元/吨左右。两轮波动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运营带来负面影响,其中,很大程度上存在人为炒作的问题。二是保障锂业供应链循环畅通。锂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要提升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布局优化与产业链协同,稳定价格与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共同应对外部新变局带来的新挑战。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彰显市场正能量。在行业健康发展中,龙头企业的自律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我们要支持龙头企业带头维护行业市场秩序,在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市场供应、构建良性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其实,这也是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应尽之责。

第三,进一步加大对锂业短板的科技攻关。要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瞄准锂业短板,坚持久久为功。一要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要加强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二要不断优化工艺流程。要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和排放,提高生产效率,为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三要加快攻克环保难题。要加大人、财、物投入,特别要避免环保遗留问题制约企业的正常运行。比如,锂云母提锂过程中,如何有效处置锂渣已成为产业的一大难题。目前,有的企业只能租用或建设室内库房堆存锂渣,面临经营成本攀升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

第四,进一步强化再生锂回收利用。最近,有色协会在欧洲访问期间,与德国原材料署进行交流。德国原材料署于2021年专门设立了再生金属部门,并向我们展示了再生金属回收地图绘制工作成果。这充分说明,“再生替代原生”已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也是弥补原生金属不足的最经济、最绿色、最有保障的路径。不言而喻,其中也包括锂的回收利用。一是完善再生锂资源回收体系。要构建完善的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产业体系,确保动力电池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全过程的安全环保与资源高效利用。要建设绿色化、现代化的集中分拣处理中心,提高再生锂资源的分拣质量和处理能力。二是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形成交易合规评估、安全服务等制度建设,确保采集、登记、挂牌、交易、交割全流程数据完整,行为可追溯。三是完善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数据库管理机制,并且抓紧落实反向开票政策,实现回收公司的规范化、规模化运营,让流通无堵点。

第五,进一步创新管用有效的国际合作。在全球能源革命与绿色转型的洪流中,中国锂产业傲立潮头,成为引领变革的核心力量,这是我们全行业的光荣,我们要继续为全球锂产业的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一是加强和资源国的合作。要充分发挥中国锂资源消费大国的市场优势,变市场需求的优势为海外资源开发的优势,由此构建带动资源国经济和保障消费国供给的全球锂资源供应一体化体系,实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二是加强和国际企业的合作。要充分发挥中国锂业的科技优势,深化与国际锂企业的合作,从产能合作提升到知识产权合作、工程技术合作和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通过深度融入,共同促进国际锂业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三是加强“走出去”的跨界合作。要改变矿业企业“单打独斗”的传统做法,要改变为跨界联合体的“走出去”,改变为与国际矿业企业合作的“走出去”,要适合国际规则、适应他国国情,创新优势互补、互联保障、安全可靠的多元化、多模式“走出去”。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