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锂电行业秩序有望进一步规范
2022年12月12日 8:58 2581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锂 作者: 张雪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也备受关注,众多企业开始布局动力电池生产业务,掀起了新一轮的“电池制造热”。
当前,各地锂电池百亿元级重大项目纷纷上线,电池企业投资扩产不断。但上游锂价高企,使得中下游锂电池厂商、新能源车企叫苦不迭。由于需求快速增长、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市场价格呈现暴涨态势,出现“一电难求”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工信部发文表示,将进一步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
锂电产业现状如何?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善市场秩序?如何保供稳价?近日,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出了答案。
为了保障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通知》明确提出,指导锂电企业结合实际和产业趋势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在关键材料供应稳定、研发创新投入充足、配套资金适量充裕的前提下,因时因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
《通知》还提出,鼓励锂镍钴等上游资源企业、锂电回收企业、锂电终端应用企业及系统集成、渠道分销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明确量价、保障供应、合作共赢。
一是坚持科学谋划,推进锂电产业有序布局。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本地锂电制造及一阶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二阶材料(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产业发展情况,按照“十四五”制造业系列规划和《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实事求是制定本地区锂电产业发展政策。指导锂电企业结合实际和产业趋势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在关键材料供应稳定、研发创新投入充足、配套资金适量充裕的前提下,因时因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建立创新引领、技术优先、公平竞争、有序扩张的发展格局。
二是加强供需对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对接交流,推动形成稳定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鼓励锂电(电芯及电池组)生产企业、锂电一阶材料企业、锂电二阶材料企业、锂镍钴等上游资源企业、锂电回收企业、锂电终端应用企业及系统集成、渠道分销、物流运输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明确量价、保障供应、合作共赢。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要求,完善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三是强化监测预警,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调查制度》,综合运用部门统计、问卷调查、行业管理、企业调度、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加强锂电行业产能、投资等运行情况监测。联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发现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及产能短缺、投资过热等问题,深入实施《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保障高质量锂电产品供给。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引导锂电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根据锂电产品本征安全、工艺安全和防护安全等需求,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加强质量管控,优化工艺流程,获得质量认证,提升检测能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锂电生产企业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本地锂电生产企业开展产品质量自查,鼓励企业通过自我声明形式公开质量自查情况。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法》和国家强标,重点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等质量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适时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开展锂电产品质量抽查。
五是优化管理服务,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坚持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割裂,共同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锂电统一大市场。统筹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指导企业提升疫情防控应对能力,加强对企业的跟踪服务,积极协调企业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遇到的困难。加强对锂电产业链供应链重点项目的管理,联合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相关要求,引导锂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整个锂电行业而言,该《通知》的发布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预示着未来锂电产业不能毫无限制地扩大产能,供需结构也将逐步协调平衡。工信部在此时发文,有利于市场的宏观调控,同时,也为我国锂电行业做出了正向指引,全国锂电统一大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实现。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