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智能建造“冲锋号”

2022年12月05日 12:29 68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选取北京、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作为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试点自公布之日开始,为期3年,旨在形成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试点成果。这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战略部署,着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实践行动。

笔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试点意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一脉相承。智能建造试点的主攻方向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要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业企业,增强建筑业企业国际竞争力。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智能建造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巩固提升行业领先技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建筑企业,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业界对于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名单反响热烈,充分体现了行业主管部门在推进建筑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践中行动迅速,效率极高。据资料显示,各省市在相关文件出台后已经纷纷采取行动,积极推动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中建、中铁、中水建等头部企业也积极布局智能建造市场,并已取得重要成果。近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推进智能建造将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筑业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迈进、最终实现智能建造的必由之路。该公司将紧紧抓住此次河南省郑州市被列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该公司将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争创具有数字化管理能力的智能化总承包施工企业。

据了解,我国将重点在7个方面推进智能建造落地:一是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加快突破部品部件现代工艺制造、智能控制和优化、新型传感感知、工程质量检测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诊断与维护、专用软件等一批核心技术;三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四是培育产业体系,探索适用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流程和管理模式,加快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统筹建造活动全产业链,推动企业以多种形式紧密合作、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相关领先企业深度参与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五是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通过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六是开放拓展应用场景,加强智能建造及建筑工业化应用场景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产品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发挥重点项目以及大型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初步形成集研发设计、数据训练、中试应用、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模式;七是创新行业监管与服务模式,推动各地加快研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信息系统,探索建立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市场监管的机制,完善数字化成果交付、审查和存档管理体系。

各级有色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拥有特级总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必须迅速行动,积极跟进,花大力气布局智能建造工作。笔者建议,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一要加快实施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创建行动,建筑企业要自加压力,通过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培育孵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智能建造新业态新模式,争取在试点中找到感觉。二要加快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数字设计体系,提高建筑方案创作水平和施工图设计精细化水平,促进设计、生产、施工协同,提升建筑品质。三要积极跟进发展装配式建筑,争创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立以标准部品部件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生产体系,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四要积极参与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建筑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跨领域合作,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关键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共享和供需协调,提升建筑产业链整体效能。五要积极跟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研发关键技术,编制相关标准,形成一批标志性建筑机器人产品,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的人工作业,提高工程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