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月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

2016年11月29日 8:21 138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一、多晶硅价格呈“V型”走势
  2016年9-10月份多晶硅价格呈“V型”走势,从9月初的11.06万元/吨下滑至9月第三周的8.65万元/吨,跌幅高达21.8%,9月第四周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逐渐回升到10月底的11.73万元/吨,涨幅为35.6%。10月份月均价11.05万元/吨,环比上涨13.0%。
  导致9月份国内多晶硅价格呈下跌走势的原因有:第一,“6?30”抢装潮结束后,从7月份开始,下游需求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组件、电池片和硅片环节都陆续积累了不同程度的库存,下游各环节价格一路下跌,企业利润大幅缩水,停产减产现象普遍,因此直接导致多晶硅价格一路走低,一直延续到9月份。第二,部分大厂由于仍有待执行的原有订单,略微延后检修计划,使得供应仍然充足,在需求急速疲软的情况下,这也成为多晶硅价格快速下跌的直接助力。
  支撑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的因素有:第一,受制于下游库存积压,需求急速疲软,部分多晶硅一线大厂主动减产检修,供应大幅减少。第二,多晶硅价格跌破历史新低,部分下游厂商着手囤货,对市场需求有一定刺激作用。第三,终端需求逐步恢复,下游电池片组件企业逐渐复产,实质需求增加。第四,“关于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调整”的通知出台,对光伏终端安装的提早进行有一定刺激。以上因素支撑了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
  二、国内“检修潮”待续,供应同比下降
  硅业分会统计,2016年9-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为2.53万吨,同比减少18.1%。9月份产量为1.27万吨,10月份产量为1.26万吨,环比分别下降27.0%和0.8%。9-10月份按产量排序,江苏中能、四川永祥和新特能源分别位居前三位,这三大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49.2%。中能、特变、中硅、大全、永祥、亚硅、赛维七家万吨级企业产量为1.87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73.7%。9-10月份国内在产企业有17家,其中陆续检修的企业达到8家(包括:江苏中能、新特能源、洛阳中硅、新疆大全、内蒙盾安、亚洲硅业、国电晶阳、昆明冶研),到10月底有3家企业检修结束,并正逐步恢复正常产量,其余计划于11月份结束检修技改并逐渐实现满产。
  从各企业生产情况看,江苏中能9月初在多晶硅价格创历史新低时将产能减少三分之一,月产量减少2000吨/月左右,目前尚未恢复生产,计划于11月份复产;新特能源新线技改计划于11月份告一段落,月产量将提高14%左右;洛阳中硅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检修约1个月,于10月下旬恢复生产;内蒙盾安和国电晶阳已于10月底检修结束恢复正常生产,其中内蒙盾安检修后产能有些许提升;新疆大全、亚洲硅业、昆明冶研目前仍在技改阶段,预计部分将于11月份恢复。
  三、自韩国进口量大幅下滑,德国进口量呈增加趋势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9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下降至8871吨,环比降幅为23.8%,同比减少16.3%。2016年截止9月份,累计进口量达到103536吨,同比大幅增加16.4%,前9个月有8个月单月进口量在万吨以上,其中有5个月单月进口量都超过1.2万吨,前三季度月均进口量为11504吨。9月份多晶硅海关进口情况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从韩国进口量大幅减少。在韩国维持两年半中国最大多晶硅进口来源地之后,于2016年9月份减少至3456吨,占当月进口总量的39.0%,位居进口量第二位,环比大幅减少38.8%,同比下降30.0%。主要是由于9月份下游需求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导致了多晶硅市场价格下跌到历史低点,国内成交量少之又少,海外多晶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其中韩国多晶硅生产企业由于市场价格低迷成交甚少积压了部分库存,因此从韩国进口量有所减少。
  第二,从德国进口量呈增加趋势。9月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量增加至3694吨,占总进口量的41.6%,环比再增加9.7%,比前三季度累计月均进口量高出22.9%,跃居进口量首位。这可能与瓦克在美国的2万吨/年多晶硅陆续出量有关,美国生产的多晶硅难以进入中国市场,所以瓦克在德国生产的多晶硅则几乎全量进入中国,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量则从美国出货。因此海关数据中从德国的进口量有明显增加,且呈逐渐递增趋势。
  第三,从台湾进口多晶硅骤减。9月份从台湾进口多晶硅骤减至141吨,这与9月份下游光伏各环节需求极度低迷有关,导致对多晶硅料乃至多晶硅铸锭的需求骤减,而从台湾进入到大陆的多晶硅多以铸锭形式进口,所以导致9月份从 台湾进口量明显缩减。
  第四,自美国按“保税区仓储”进口占绝对主导。9月份美国进口多晶硅量为253吨,环比减少8.7%,其中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占比为87.4%,而其中同加工贸易进口量中100%通过“保税区仓储”的方式进入。
  导致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自韩国和台湾进口量受市场因素影响大幅缩减所致。
  四、光伏补贴下调成必然,技术创新是出路
  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对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进行调整,规定拟于2017年1月1日执行。以光伏地面电站上网电价调整为例:I类资源区0.55元/千瓦时、II类资源区0.65元/千瓦时、III类资源区0.75元/千瓦时,相比现行的电价标准分别降低了0.25元、0.23元和0.23元,分别较现行补贴有31%、26%以及23%的跌幅,远超市场预期。
  光伏补贴电价的下调,是最初光伏补贴政策就确立的趋势,因为光伏补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光伏发电成本支撑平价上网,让光伏发电在无需补贴的情况下可与火力发电等传统能源模式在相同环境下竞争。而事实上,补贴逐步下调也确实会倒逼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光伏度电成本,集中精力提高产品效率和品质。
  生产成本逐渐下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据统计,光伏组件成本从1.32元/千瓦时降到2016年一季度的0.41元/千瓦时,仅仅用了5年,到2017年四季度,该成本可能降到0.29元/千瓦时。光伏组件度电成本的下降,从长远来看,于政府于企业都是利好消息。首先,成本下降意味着政府对光伏企业的补贴就会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对于企业而言,组件成本的下降代表的是企业议价能力的提升。
  要降低生产成本,技术创新是根本途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光伏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而不是靠补贴“续命”。补贴下调,正是要倒逼企业创新。因此,长期来看,补贴和电价下调不可避免,从技术、应用、商业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才是唯一出路。
  五、多晶硅后市预测
  9-10月份国内陆续检修的企业达到8家(包括:江苏中能、新特能源、洛阳中硅、新疆大全、内蒙盾安、亚洲硅业、国电晶阳、昆明冶研),到10月底仅有3家企业检修结束,正逐步恢复正常产量,其余计划于11月份结束检修技改,达到正常产量的时间大约在11月中下旬,预计11月份国内多晶硅供应将略低于8月份之前的高点但会高于10月份的最低点。考虑到上网电价调整政策拟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执行,这对光伏终端安装的提早进行有一定刺激作用,因此预计到2016年年底之前,下游需求有一定支撑,多晶硅价格也将维稳在10-12万元/吨之间。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