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库存究竟过剩还是短缺 或两者皆非?
2016年03月16日 15:20 24706次浏览 来源: 路透 分类: 交易所
目前精炼铜市场正走过最混乱的阶段之一,同时出现供应过剩和短缺的迹象。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仓库的铜库存节节高升。
上周SHFE的铜库存激增45,032吨至350,138吨,创下纪录高位。自从年初以来,几乎已增加了一倍。
在伦敦市场,情况则刚好相反。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注册铜今年迄今减少了61,625吨。目前的174,175吨是2015年2月以来最低。
专门用于实货出货以外的可用铜库存,来到2014年9月121,425吨以来最低。
不足为奇的是,LME价差较窄,且还在进一步收窄。同样不出所料的是,上海期铜曲线呈现温和的正价差。
很混乱,是吧?
这些都让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最新的一连串预测显得尤其及时。
就ICSG看来,精炼铜既不极度充裕也不较为匮乏,预计今明两年均为供应和需求大致均衡。(报道全文)
**均衡的市场?**
ICSG目前预计,今年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5.6万吨,2017年将过剩2万吨。
今年预期的缺口已明显低于ICSG在2015年10月上次会议的预期,当时预计供应短缺12.7万吨。
不过对明年的预期盈余规模也低于当时预计的17.5万吨。
不论如何,以未来两年时间来看,结果都是一样的,铜市供应和需求状况较为均衡。
而且相对于规模达2,300万吨的精炼铜市场而言,这些盈缺评估规模都非常小,均在统计误差范围之内。
而且还有许多环节可以发生误差。
像铜这样用途多元化的工业用大宗商品,要精准判断供需平衡状态,从统计上而言,永远都是高难度的工程。
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发生的事情,统计数据变得愈发难以确定。
**生产和消费均下调**
当然,如果说铜没有大量供应过剩,那可能与直觉不符。
新矿投产,而铜需求增长却在放缓,尤其是中国的需求。中国是过去10年来铜消费的主要推动力量。
鉴于中国需求放缓以及其他地区制造业疲软,ICSG也的确削减了铜消费预测。
该组织现在预测今年全球铜表观消费量仅增长0.5%,这与中国自身表观消费增长同样疲弱的预期相呼应。强调“表观”这个词,就是说计算只使用已经公布的信息,而不采用未公布的库存变化信息。
这与该组织上年同期预测的增长3.1%,以及10月上次会议预测的增长3.0%相比,下修幅度确实不小。
但ICSG同样大幅下调了供应面的预测,抵消了消费预测方面的下调。
如今预期全球铜矿产量在2016年将仅成长1.5%,2015年4月和10月时分别预测成长5.1%和4.2%。
明年的成长率料将升高至2.3%,但仍将低于2015年时的3.5%。
这个供应预测最有趣的部分是主要构成之间的趋势背离。
因此,尽管铜精矿的产量今年料将增长4%,但阴极铜的供应则料将减少8%。
这主要是嘉能可位于非洲中部的营运,以及美国自由港麦克默伦铜金矿公司FCX.N位于美国和智利的营运自愿性关闭产能所致。
矿商减少阴极铜产量,进而使得ICSG调降精炼铜供应成长预测至0.5%,去年10月时预估为增长2.3%。
面对铜价下跌,可供使用的废料下滑,二次铜生产料也将减少1%。
**关键在阴极铜**
当然,ICSG最新预测本身可以及时一窥样貌,但同样重要的是,它们只能提供铜供应链中精炼铜部分的情况。
如同其他许多分析师预期,这很有可能是等待加工成为的铜精矿严重供应过剩。也有可能是完成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库存增加。
但对价格而言最重要的是中间阴极铜的部份,因为LME与上海期交所的交易,就是以阴极铜的供需情形为依归。
数量搞不好也不像大家想像的那么多。
如果真的是这样,上海与伦敦目前库存趋势分化的情况将无以为继。
实际上,在价差明显紧缩的情况下,LME市场似已出现某些反应。
指标现货对三个月期铜价差上周收在每吨逆价差16.50美元,周一早上现货升水已上扬至23.15美元。
原因可能是主力3月期约即将到期,现货对期货活动正常转为热络,但由于库存水平过低,因此收紧的情况不太可能消失。
加上ICSG预估今年不会出现金属大幅供应过剩,因此它们将继续维持在低档,直到LME现货升水上涨的程度,足以令目前运往中国的趋势转向为止。
在市场本身对今年铜价预期仍然众说纷纭的情况下,LME价差收紧也许是唯一能确定的一点。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